集团新闻

高原逐风落幕!西宁青少年自行车联赛冠军揭晓

10 月 26 日傍晚,随着男子精英组选手苏进博冲过终点线,为期两天的 2025 中国青少年公路自行车联赛(西宁站)暨 2025 “大美青海” 全省自行车联赛(西宁站)在西宁市城东区圆满收官。近 300 名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少年骑行精英在高原赛道上挥洒汗水,用速度与耐力书写了青春竞技的精彩篇章,也为这场融合体育竞技与地域特色的赛事画上圆满句号。

本次赛事由中国自行车运动协会联合青海省体育局等单位主办,西宁市城东区人民政府具体承办,设置甲、乙、丙等六个组别,涵盖个人计时赛与个人赛两大核心项目,最长比赛距离达 30 公里,充分适配不同年龄段选手的竞技需求。赛道设计堪称 “高原匠心之作”:起终点设于城东区博雅路与昆仑东路交叉口,选手沿昆仑东路西行至博文路口折返,再经金桥路口掉头返回,5 公里单圈路线完美契合高原城市道路起伏特点,既考验爆发力又磨砺耐力,更对选手的战术分配能力提出高要求。

两日赛程中,不同项目的竞技魅力轮番上演。10 月 25 日的个人计时赛率先拉开战幕,选手们独自应战,在无队友配合的情况下直面低氧环境的挑战。最终男子甲组格桑多杰、乙组徐浩铭、丙组谢柯俊及女子乙组丁安琪凭借稳定发挥摘得桂冠,用精准的节奏把控诠释了 “孤独的竞速艺术”。26 日的个人赛则转向战术与冲刺的较量,选手们在集团骑行中寻找突围时机,终点前的爆发力比拼成为最大看点。最终王梓瑞涵、张瑞山分获男子甲、乙组冠军,张楚悦、程向荣、董天瑞、苏进博也各自拿下女子公开组、男子大师组等组别头名。

高海拔环境成为本次赛事最独特的 “试金石”。西宁的稀薄空气虽让选手们的心肺功能承受更大压力,却也成为激发潜能的 “催化剂”。正如赛事技术顾问所言:“高原训练带来的心肺耐力提升是长期红利,这些年轻选手在极端条件下的表现,更能反映其未来发展潜力”。为应对高原竞技的特殊性,组委会构建了全链条保障体系:专业电子计时芯片精准到毫秒级记录成绩,巡回裁判与定点裁判形成立体监督网络,3 辆救护车及 12 名医护人员沿赛道动态巡逻,确保突发状况下能 “一分钟响应、三分钟抵达”。

赛事的价值早已超越竞技本身。现场设置的青海特色食品展销区,将青稞饼、牦牛肉干等高原特产与赛事流量深度融合,生动践行 “农体文旅商” 五业融合理念。来自江苏的选手家长李女士在观赛后感慨:“不仅看到了孩子的成长,更通过赛事了解了青海的特色文化,这种体验特别有意义”。而从行业视角看,本次赛事涌现的一批兼具耐力、战术素养与心理素质的青少年选手,为中国自行车运动储备了宝贵人才,正如新华网点评:“高原赛道上的每一次冲刺,都是中国自行车未来的希望之光”。

随着颁奖仪式上的奖牌逐一颁发,2025 西宁站的赛事正式落下帷幕,但青少年骑手们在高原上留下的拼搏身影,早已成为这个秋天最动人的风景。这场赛事不仅是一次竞技的盛会,更是高原体育与地域文化共舞的生动实践,为中国青少年自行车运动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。

文章围绕赛事核心信息展开,整合了赛果、特色、保障等多维度内容。若你想补充某名冠军的详细表现、增加赛事幕后故事,或调整内容侧重点,欢迎随时告知。

高原逐风落幕!西宁青少年自行车联赛冠军揭晓yy易游,易游体育,米乐YY易游,yy易游M6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