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仕鹏怒批杨瀚森:克林根全面占优!去发展联盟才是出路
当开拓者与快船的比赛结束,杨瀚森脱下球衣时,湿透的背心上印着的号码格外刺眼。这场他仅获得 4 分 20 秒出场时间的比赛,成为其 NBA 开局困境的缩影 —— 而前男篮国手王仕鹏在解说席上的直言不讳,更将这位 19 岁新星的处境推向舆论焦点:“克林根就是比你强,再坐冷板凳就废了,快去发展联盟!”

杨瀚森的 NBA 起步堪称 “速冻模式”。本赛季前三场常规赛,他场均仅能获得 4.3 分钟出场时间,贡献 2.0 分 1.0 篮板和 0.7 封盖,上场时间从首秀的 5 分 16 秒一路下滑至 4 分 20 秒。这样的数据与他在 CBA 的高光形成刺眼反差:上赛季 CBA 赛场,他以场均 2.6 次盖帽斩获盖帽王,还将最佳星锐、最佳防守球员等荣誉收入囊中,凭借这般表现打动球探,在 ESPN 选秀榜单中一路攀升至第 77 位,并成功签约富保罗的 Klutch 经纪公司。但 NBA 的强度远超预期,在与快船的比赛中,他唯一的三分出手偏出,仅靠两次罚球拿下 2 分,篮下对抗时明显显露体能不足的短板。
王仕鹏的批评并非空穴来风,而是基于残酷的赛场现实与对位差距。这位亲历过 NBA 夏季联赛的前国手,将矛头直指杨瀚森与开拓者首发中锋克林根的全方位差距:“克林根有外线投篮,又会策应,篮板球又好,移动速度脚步也比杨瀚森好,体能也更出色。” 数据印证了这番评价:本赛季克林根已连续三场命中三分,助攻数稳步提升,策应能力逐渐显现;而 NCAA 时期的数据更能说明其潜力 ——2023-24 赛季他场均贡献 13.0 分 7.4 篮板 2.5 盖帽,封盖率和防守效率均跻身全美前十。反观杨瀚森,在对阵勇士的比赛中,面对库里的挡拆战术完全陷入被动,脚步移动迟缓导致多次被突破,最终开拓者只能靠小个阵容逆转取胜,他在攻防两端几乎隐形。
更深层的困境藏在开拓者的战术体系与人员结构中。新任代理主教练斯普利特上任后,将 “提速 + 攻防转换” 定为核心策略,面对快船这样的老将云集球队,更是坚定采用小个阵容突击。这让习惯持球策应、依赖阵地战的杨瀚森难以融入 —— 在青岛队时他拥有绝对战术地位,而在 NBA,新人很难获得如此待遇。更严峻的是,内线竞争即将进一步升级:伤愈的罗伯特・威廉姆斯即将回归,这位以防守和护框见长的中锋,将进一步压缩杨瀚森的生存空间。开拓者随队记者透露,球队当前重心是冲击季后赛,根本无暇给新人成长机会,“若非比赛早早分出胜负,斯帅只会信任更稳定的克林根”。
王仕鹏 “去发展联盟” 的建议,实则是对年轻球员成长规律的精准把握。发展联盟的核心价值正在于 “衔接断层”,能为边缘球员提供稳定的高强度比赛机会,避免因长期坐冷板凳导致状态下滑。对杨瀚森而言,若能在发展联盟获得场均 25 分钟以上的出场时间,不仅能弥补体能短板、打磨投射与策应技巧,更能保持比赛节奏 —— 这远比在 NBA 每场 “打卡” 3-5 分钟更有意义。篮球评论员宋翔就指出:“19 岁正是涨球的关键期,缺乏实战锤炼的天赋只会慢慢流失。”
yy易游,易游体育,米乐YY易游,yy易游M6但这条出路并非坦途。开拓者当前的战绩压力让管理层难以接受核心轮换球员 “下放”,而杨瀚森自身也需快速适应调整。从 CBA 的 “内线大闸” 到 NBA 的 “边缘新人”,身份转换带来的不仅是出场时间的变化,更是技术要求的全面升级。他需要在有限的训练时间里提升横移速度与体能储备,更要学会在无球状态下为球队创造价值 —— 这正是克林根本赛季的进步之处,也是他能站稳脚跟的关键。
王仕鹏的批评或许刺耳,却藏着对中国篮球新星的期许。当年姚明登陆 NBA 时,也曾经历过场均 10 分钟左右的适应期,而如今的 NBA 节奏更快、竞争更激烈,发展联盟早已成为新星成长的常规路径。对杨瀚森而言,与其在 NBA 赛场 “浪费天赋”,不如把发展联盟当作 “磨刀石”—— 毕竟真正的强者,从来不是在冷板凳上等待机会,而是在磨砺中创造机会。开拓者的内线之争才刚刚开始,而杨瀚森的选择,将决定他能否复刻前辈的逆袭之路。

发表评论